西江日报记者岑永龙邹泳琪
实习生朱梦丹
【资料图】
“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,
就可以领取礼品。”
最近,不少街坊在肇庆街头
遇到了这样的“好事”。
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?
还是人为设置的陷阱?
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扫码“领取”的可能是陷阱...
在天宁路步行街,
记者遇到了两位女推销员,
她们头戴发光的“兔耳朵”发箍,
脖子上、手上
挂着很多公仔挂件及气球。
“我们是第一次做兼职,最近要冲业绩,能否请您帮帮忙,不然就完成不了任务。”面对记者,两位女生热情邀请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好友,并表示会赠送小礼物作为回馈。
在记者添加完她们微信的一天后,
对方给记者发来信息
邀请完成游戏下载任务。
记者尝试点击链接,
链接自动跳转游戏广告画面,
引导下载一款手机游戏APP。
记者尝试下载该游戏
并玩上一段时间后,
被数位陌生人请求添加为微信好友。
仔细观察可以发现,
这些“好友”头像都是清一色的“美女”照片,
用户名称几乎都是随机生成的编号。
很快地,新添加的这些“好友”
会发来多个陌生链接,
有借贷网站甚至还有赌博网站。
此外,在紫荆西堤步行街,
记者也留意到
有人邀请路人“扫码领礼物”,
记者尝试扫码后发现,
添加的是一小食店店主的微信,
扫码后获赠了一小额餐饮代金券。
你会扫码吗?记者实地采访
有关街头扫码加微信,
记者对市民进行了采访,
几乎所有人都曾耳闻“扫码加微信”的骗局,
大多数人不会扫码,
但也有人因为孩子等原因去扫。
“80后”的李女士
饭后,我们一家经常出来散步,偶尔会见到“扫码加微信”的小牌子,称只要加微信即可免费领玩具,但是从来没有扫过。这个小玩具我也没用,而且我怕他们是诈骗。
市民陈阿姨
我也曾遇到类似情况,带娃外出时有人上前推荐小玩具,气球等,称“扫码免费领”,大多情况不会扫码,但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会扫,因为孩子看见玩具就嚷嚷着要。
肇庆已有人上当受骗
“扫码就送礼品”,
殊不知,你这随手一扫,
有可能就掉入了犯罪分子的陷阱。
2022年3月,怀集县公安局快速侦查,
抓获涉嫌诈骗嫌疑人5名,
成功打掉一个刷单类电信诈骗团伙。
2022年3月10日,怀集警方接到一女士报警称,她被在怀城“摆地摊”的陌生青年男女实施诈骗。行骗方式以扫码领取礼物为由邀其进入微信群,再诱导她进行“刷单”操作。至报案止,该女士4次投入3万多元无法提现。
2022年3月13日清晨,
在清远佛冈警方配合下,
怀集警方在佛冈县某酒店一房间内
抓获犯罪嫌疑人。
经警方查明
犯罪嫌疑人杨某超、杨某甲等5人通过“摆地摊”送公仔(玩偶)的方式,诱导群众加入诈骗微信群,进而对事主进行“刷单”诈骗。
提醒:务必提防
小编再次提醒大家:
手机扫码要谨慎而为,
尤其不要贪图小便宜,
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,
避免为自己带来未知的风险。
同时,若发现自己扫码被骗后,
要及时报警!
来源:肇庆西江网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北冰洋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