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
每年的这一天
世界各地博物馆都会举办
【资料图】
各种宣传、纪念活动
庆祝自己的节日
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
国际博物馆日始于1977年
由国际博物馆协会设立
每年有不同的活动主题
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
博物馆、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
接下来
甘小教带你一起
走进博物馆、走近文物
走近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
↓↓↓
“誓要拿下‘绿马’”
“等了20多天终于到了”……
去年夏天,
甘肃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——
铜奔马毛绒玩具
凭借“丑萌”的造型火出了圈!
其实,铜奔马文创还有很多
初代网红绿马头套
立体拼装积木
“绿马飞侠”文创风筝
“走你”绿马极限飞盘
铜奔马咖啡
铜奔马元素的书签
工艺摆件
铜奔马元素的折扇
铜奔马元素的饰品
和纸胶带
木质书签
铜奔马
甘肃省博物馆的“镇馆之宝”——铜奔马,通高34.5厘米,长45厘米,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,1983年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。铜奔马造型奇特,矫健优美,如在空中飞驰,一足超掠飞鸟,表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匠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铸造工艺。
整活文物,
一起来看看
↓↓
美出天际的“蓝莲仙子”
2015年甘博第一件文创产品
多功能悬浮贴“蓝莲仙子”落地
典型的东方面孔、柔美惊艳的颜值
身穿西式蓬蓬裙款仙气十足
小物件软萌清新
蓝得晶莹剔透
当仁不让成为甘博
最具“美人”气质的文创产品
她脱胎于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
——元代玻璃莲花托盏
元代玻璃莲花托盏
元代玻璃器皿出土比较少,玻璃莲花托盏宛如蓝色夜幕下一朵盛开的睡莲,制作精巧,完整成套,造型华美,色彩艳丽而高贵,是迄今出土较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,为元代玻璃器皿中的稀世珍品。
丑萌丑萌的“牛哞王”
它的创意源于甘肃省博物馆珍品文物
青铜牦牛像
青铜牦牛像出土于
甘肃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
那里是全世界罕有的白牦牛产地
牦牛的触角上还有五色的经幡
这样丑萌的“牛哞王”你爱了吗
青铜牦牛像
元代,一级文物。1972年出土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友爱村。长118厘米,高77厘米,腹径30厘米,角长40厘米,重75公斤。牦牛呈伫立姿态,头部微向前,嘴巴半张,似“哞哞”吼叫,脊背高高隆起,牛角大幅度弯曲,牦牛裙毛、颈毛进行了大胆取舍,尾毛像一支吸足了墨水的毛笔头,创作构思新颖、别致,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牦牛健壮的生理结构特征。牦牛尾纹与牛头面部、眼部及鼻部装饰纹线形成了呼应关系,使整体塑像显得更加和谐统一,打破了因体积硕大、动作单一而造成的笨重、呆板的感觉,从而使牦牛粗犷、雄浑的形象栩栩如生。
“驿使图”壁画砖系列文创
手帕
嘚嘚嘚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
由远及近,划破长空
来者精神抖擞
跃马疾驰在悠悠丝路古道
连绵的祁连山脉、广袤的戈壁大漠
被远远地甩在身后
胯下红鬃烈马四蹄腾空
如一团火红的烈焰,风驰电掣绝尘而去
这就是驿使图壁画砖
向世人展示的历史画面
如今,他穿越千年的尘埃和你相遇了
驿使图壁画砖钥匙扣
驿使图壁画
砖镂空金属书签
壁画砖午睡枕
驿使图·团扇
“驿使图”壁画砖
魏晋,一级文物。嘉峪关市魏晋5号墓出土。长35厘米,宽17厘米。墓砖呈长方形,画面绘一信使,头戴黑帻,着皂缘领袖中衣,左手持棨传文书,跃马疾驰,驿马四蹄腾空,马身施以朱红色圆点,奔驰在道路上。棨传为通过关卡、驿站时的信物。驿使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西北地区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,是我国古代邮驿使珍贵的形象资料。
旋涡纹尖底彩陶瓶雪糕
见过圆底的彩陶盆
见过尖底的吗?
不要怀疑眼睛
还有我们的“旋涡纹尖底彩陶瓶”!
同款文物雪糕造型独特美观
将飞动流畅、柔美多姿的弧线还原
让国宝在雪糕上也具有高审美艺术体现
搭配浓郁醇厚的巧克力口味
让文物也变得“有滋味”
旋涡纹尖底彩陶瓶
1971年出土的它,是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中罕见的器物。文物瓶颈部饰有黑彩绘水波旋涡纹,延展出复杂而有规律的弧线,相互连接。黑色的彩绘与浅褐色的留白经过精心设计,构成互文对仗的阴阳纹,体现出水波的动感和生命力,将线条的韵律感和美感发挥到了极致,被列为典型的国之瑰宝。
甘肃彩陶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
延续了8000多年
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
彩陶流畅、多变的精美纹路
独有的古朴色彩
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相研究的对象
罐语千年热水袋
真丝丝巾
彩陶娃娃
彩陶文件夹
甘肃历史厚重多彩
庞大的文物家族
深情讲述着甘肃故事
永续着千年文脉
精彩纷呈的文创产品
让博物馆里的文物“活起来”
让我们体会到“国宝不止一面”
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,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,很多家长可能有这样的感触:博物馆是文化殿堂,但是带孩子参观时经常会感觉摸不着“门道”。
怎样才是参观博物馆的正确方式呢?甘小教在这里给您12条建议,可以让孩子逛博物馆时有更好的体验、更多的收获,让孩子逛一次就爱上博物馆!
1
如何选择适合的观展时间
工作日的上午是最佳看展时间,因为参观者较少,可以带着孩子自由而安静地欣赏整个展览。如果选择在周末观展,尽量避开高峰时段。
周一是公立博物馆统一的休息日,这一天更适合拜访画廊和私人美术馆。重要节假日期间,博物馆也会减少开放时间或闭馆;一些规模较小的私人美术馆会在换展期间闭馆。
2
如何选择适合的穿着
长时间驻足欣赏艺术品会导致双腿酸痛,大人和孩子都要穿着舒适的鞋子。超过2个小时的观展要间隔休息一下,最好每1个小时休息1次。
夏天博物馆会有很强的冷气,可以给孩子带一件外套。
3
如何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功课
带孩子参观博物馆,最重要的功课莫过于了解基础的背景资料,包括:历史、文化、艺术家生平、核心展品、展品来源等。
当家长对某个展览投入很多精力,了解其中的很多背景知识,这种学习的热情会自然而然地感染孩子。
4
如何激发孩子参观兴趣
孩子越早去参观博物馆或者观赏展览,就会越早地培养起好的审美和艺术观,但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强迫儿童去参观。
在博物馆的选择上,最好能结合最近这段时间孩子看过的书,孩子提出过的问题,找一些结合点,让博物馆跟孩子的生活、认知联系在一起。
5
如何安排参观时长
欣赏艺术作品一般需要集中注意力,大概3个小时之后,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就会感到疲倦。所以,建议选择半天时间(比如上午或者下午)去参观博物馆。
当然,如果是参观世界顶级博物馆,也可以选择一整天都浸泡在其中,具体时长安排根据孩子的体力、状态和行程来决定。
6
如何大幅提高观展体验
绘画作品——在观赏绘画作品时,尽量不要让他人挡住视线。孩子伸展上半身靠近展品,但是要提醒同时将脚尖保持在警戒线之后。
古美术展品——陶瓷、青铜器、古代珠宝等古美术展品往往被陈列于玻璃柜中,可以携带一个低倍数的近望远镜,或者干脆低下身,平视展品可以看到更多细节。
雕塑作品——雕塑的视觉效果容易受到光线的影响,尽量挑个阳光充足的日子去看雕塑。
7
如何更好地欣赏展品
不少观众都是机械地去参观博物馆。但是,艺术有着无穷的魅力,能够激发你思考一系列的问题,比如:创作者试图要表达什么?这件艺术品能够激发怎样的情感?它让我感觉到了什么?如果孩子对某一件艺术品感兴趣,那么可以在上边多花点时间,尝试揭开它所蕴含的“谜”。
8
是否选择语音导览
语音导览能够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,但同时会占用观众很多时间和精力,有的观众一会儿想听一会儿不想听,或者快进按钮。
如果参观时选择语音导览,建议自始至终听一遍,这样对展览的了解也将更加全面、系统。
9
如何取舍参观内容
一些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,希望孩子把所有的东西都看到,把所有能玩的展项都玩一遍。
实际上,家长的这种方式一方面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,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无法对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深度学习。
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切忌把博物馆当成景点、商场、游乐场和主题公园,要求孩子都看一遍、都体验一遍、在每个展项前拍照,切忌面面俱到、走马观花。
10
如何养成好的观展礼仪
家长是孩子第一位也是最好的老师,家长首先示范轻声交流,遵守展馆规定,保持环境安静,慢慢参观与欣赏。
观看展品最好蹲下来,眼睛与孩子同等高度和孩子一起观赏文物。
在近距离接触文物时,家长首先不要触碰文物和触摸展柜,并要求孩子同样做到,养成珍爱文物的意识和习惯。
11
如何挑选周边产品
博物馆商店里往往会出售展览的画册和周边产品,如果孩子特别喜欢一个展览,不妨选择购买。
采用传统工艺和设计的周边产品很有纪念价值,明信片可以寄给朋友,购买时要提醒孩子量力而行,不要盲目消费。
12
由点到面学习
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是一种学习的途径,但也更应该是激发孩子求知欲、发掘更多兴趣点的地方。
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不是学习目标,而只是学习手段。如果孩子对某项活动感兴趣,可以把这种学习活动延伸下去。比如孩子在博物馆参观时对蝴蝶产生兴趣,课余时间可以带着孩子去公园、郊外,观察蝴蝶。
孩子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,能否从一个兴趣点延伸开来,这取决于家长的思考与引领。
各位家长
掌握了这12条建议
相信你的孩子距离“爱上博物馆”
已经不远了
来源:甘肃省教育厅
编辑:杨 丹
责编:许玲芳
主编:张建兵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北冰洋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